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5-09-05 19:47:30 | 浏览:
OKX 哈希游戏怎么玩?本教程详细讲解哈希游戏原理、加密货币投注流程,使用 BTC、USDT 体验公平透明的链上游戏,无需信任第三方,智能合约自动结算!
一路狂飙的美股终于有了见顶回调的迹象,此前带领美股奋勇向前的AI板块开始出现了一丝疲态,并引发了投资者的抛售。其实回想一下,前面Meta出现人事变动,马克·扎克伯格重组部门并引发多名高管出走,就意味着该公司的AI战略开始发生改变,并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后面和Marvell的财报更是加剧了投资者对于科技巨头们在AI支出可能会放缓的担忧。正可谓,调整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本期我们将为大家带来美股最强五十股——Confluent(NASDAQ: CFLT)。
在生成式AI与实时数据处理持续火热的背景下,数据流平台公司Confluent(NASDAQ: CFLT)却经历了一次堪称“过山车”的考验。2025年7月底,公司公布了最新Q2财报:营收同比增长20%,EPS略超预期,本应是一份“合格答卷”,然而,管理层的Q3与全年指引却瞬间浇灭了市场热情——订阅收入增速或将放缓至17%,客户持续压缩云端支出,核心Cloud业务的增长明显低于预期。
资本市场的反应迅速而残酷。短短两天,CFLT股价暴跌超30%,市值蒸发超过30亿美元,成为近期美股科技板块最具冲击力的“黑天鹅”之一。
一边是万亿美元级的实时数据与AI长赛道,一边是投资者对短期增长放缓的集体失望。Confluent究竟是被错杀的“长期金矿”,还是注定难敌巨头蚕食的“二线玩家”?如今股价徘徊在19美元附近,这个位置,究竟意味着价值陷阱,还是一场难得的抄底机会?
公司的愿景是成为企业的“数据中枢神经系统”,帮助客户实现“Data in Motion”,即数据在不同系统、应用和设备之间的实时流动。这一点在当下AI爆发的时代格外重要:无论是金融交易、风控监测,还是电商推荐、IoT设备联动,都需要毫秒级的数据处理能力。
截至2025年,Confluent拥有超过4,500家活跃客户,包括Netflix、Airbnb、沃尔玛、Citigroup等知名企业,客户覆盖金融、零售、科技、能源、政府等多个行业。公司过去五年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024财年营收突破10亿美元,已成为全球数据流平台领域的绝对龙头。
面向传统企业客户,提供基于Kafka的企业级软件,客户以订阅制方式购买,并部署在本地数据中心或自有云环境中。
公司重点发展的核心产品,采用消耗型计费模式,客户使用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越多,Confluent收入越高。
相比Platform,Cloud的长期收入潜力更大,毛利率更高。2025 Q2,Cloud收入同比增长28%,虽然低于此前60%+的高增速,但依然是公司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
典型客户包括大规模互联网企业、AI初创公司,以及零售、金融场景下需要实时分析的企业。
包括培训、咨询、运维支持,帮助客户快速落地Kafka和Confluent的产品。
占比相对较小,对整体营收贡献有限,但在客户黏性和生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Confluent并不止步于Kafka的“数据通道”定位。通过收购和自主研发,公司相继推出了Schema Registry、KSQL、Connectors、Confluent Flink等产品,从单纯的数据流转平台,扩展到实时数据处理、治理与分析的完整生态。这一转型使其能够抓住AI与实时分析的浪潮,进一步提升客户粘性和单客户收入。
Confluent所属的数据流平台市场的总潜在规模约1000亿美元。相比之下,公司当前过去十二个月的营收仅10.65亿美元,渗透率不足1%,这意味着其成长空间依然极为广阔。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和AI技术落地加速,实时数据流需求将持续爆发。
从“批处理”转向“流处理”是企业数据架构的必然方向,Confluent正站在产业拐点的前沿。
在Q2,Confluent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1%,达到2.71亿美元,占总营收的96%。订阅模式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较高的客户粘性。
同时,公司剩余履约义务同比增长31%,意味着未来收入的锁定程度显著提升,给业绩提供了更高的确定性。
Cloud是Confluent的核心增长引擎。与Platform的固定订阅费不同,Cloud采用消耗型计费模式,客户用得越多,公司收入越高。
长期价值:相比一次性订阅的Platform,Cloud的持续消费特性使其拥有更高的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Confluent在2023年收购Immerok,正式切入Apache Flink流处理生态。Flink 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处理Kafka数据流,还能连接外部数据库、文件系统,甚至替代第三方分析工具,形成一个真正完整的数据流+实时分析平台。
截至2025年上半年,Flink ARR接近1000万美元,同比增长近三倍,已拥有3家百万美元级客户,客户基数快速扩张。
2025年,AI正在从单纯的模型能力迈向智能体(Agentic AI)阶段。智能体需要实时感知环境、快速决策并即时执行,这对底层数据流处理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Confluent的平台正是这种应用的基础设施。
应用案例:新西兰政府部门利用Confluent平台,将工作流响应时间从数小时缩短到分钟级;菲律宾电力公司借助数据流处理,实时预测并防止电网故障;科研机构用Confluent支撑天文观测,在数秒内捕捉转瞬即逝的宇宙事件。
作为Kafka的发源地,Confluent拥有独特的技术背书与社区影响力。
高知名度客户包括Netflix、Airbnb、、Citigroup等,广泛覆盖金融、零售、能源与科技行业,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与口碑壁垒。
Confluent在2025财年第二季度交出了一份“略好于预期,但指引令人失望”的成绩单:
营收:2.82亿美元,同比增长20.1%,高于市场一致预期的2.7841亿美元。
整体来看,Q2 财报本身表现合格,营收与 EPS 双双小幅超预期,但问题出在管理层的展望。
Q3指引:营收预计在2.81–2.82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93亿美元;EPS 预计0.09–0.10美元,与市场一致预期(0.10美元)大体持平。
FY25全年指引:EPS预计0.36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0.37美元;营收预计11.05–11.10亿美元,同样低于市场预期的11.5亿美元。
这一水平明显低于公司近三年的历史中位数。若估值回归至三年中位数,股价有望回到30美元以上,存在接近90%的上行空间。
从绝对值来看,5倍左右的P/S在高速增长的SaaS/数据基础设施公司中并不算高,具备一定的修复潜力。
但展望2027年,随着盈利能力改善,PEG降至 0.71,显示出明显的中长期低估。若按照PEG=2.0估算,股价有望达到48美元,意味着超过150%的潜在涨幅。
在近期的券商评级中,Confluent出现了明显的分化。7月31日财报发布后,TD Cowen与Stifel均下调了公司评级,从“买入”降至“持有”,并将目标价分别设定在24美元和21美元,反映出市场对公司Q3及全年指引低于预期的担忧。
而在此之前,市场态度相对积极。7月18日,Stephens首次覆盖Confluent,给予“增持”评级,并设定目标价31美元;4月11日,Raymond James也首次覆盖公司,评级为“跑赢大盘”,目标价为30美元。
整体来看,财报前后市场观点出现明显分化:短期内因业绩指引承压,部分机构选择转向谨慎;但中长期仍有机构维持积极预期,认为公司在数据流平台和AI赛道上的地位仍值得看好。
最近美股迎来了比较迅猛的调整,而芯片巨头的财报中对指引开始转向保守可能会让投资者对这一板块的看法发生改变。这就意味着,此前该板块所享受的高估值可能会一去不复返。Confluent作为一个流数据平台,虽然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但是在这样一个宏观形势开始转变的背景之下,其估值也会遭到压缩。
从技术上来看Confluent已经提前迎来了调整,目前该公司股价处于多年低位,而从财报来看,该公司的高增长能够得以保持,目前对于投资者来说痛点就在于目前该公司的营收增长并没有转化为盈利,目前依然是一个亏损状态。
整体来说,该公司是一个不错的潜力股,在实现盈利之前,股价可能依然会在低位震荡,而在能够确保盈利之后,其表现可能会有天壤之别。